冬日已至,作为中国特产稀有鸟类,有着“鸟类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开启了南迁的征途。在永泰县嵩口镇梧埕村,一支由野生动物摄影师、护林员、救援队、村民组成的“百日护飞小队”和往年一样,期待着与中华秋沙鸭重逢。
中华秋沙鸭戏水。(陈林供图)
“19只!”12月6日,野生动物摄影师陈林守在镜头前,一边数着中华秋沙鸭,一边透露自己的兴奋。“今年气候暖和,中华秋沙鸭来得比较迟。11月27日我才发现第一批归来的中华秋沙鸭,亚成体也没出现。数量每天都在增加,预计春节前后达到高峰。”
不远处的水面上,中华秋沙鸭或相互追逐,或潜水捕食,或梳理羽毛,展现出悠然自得的生态画面。在国际上,中华秋沙鸭被誉为“生态试纸”,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中华秋沙鸭种群越冬数量逐年增加,成为永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见证。
中华秋沙鸭快速飞翔。(陈林供图)
“永泰是中华秋沙鸭在中国最南端的越冬地,从2009年第一次发现,它们已经连续16次来永泰越冬。数量持续增加,与观测点的距离也越来越近。”陈林指着嬉戏的中华秋沙鸭说道,“原来我们和它们的距离是200多米,现在最近可达10米,拿起手机就能拍到他们的身影。”
这种信任来源于长年累月的守护。每年中华秋沙鸭越冬的100多天内,陈林和其他护飞队员就扎根在这片水域,每天还沿着近10公里长的大樟溪流域进行巡护,防止盗猎、电鱼等不法行为,保证中华秋沙鸭的安全。
多年坚守深山,陈林付出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要负担巡护村民的工资,油费、修车费也是不小的开销。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难度就非常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持之以恒、代代努力、久久为功,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中华秋沙鸭在大樟溪生活得更好。”陈林说。
更好的水质、更优的生态也源于永泰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多年来,永泰深化落实林长制、实施全县禁猎、巡山护林、打击违法电鱼和违法狩猎行为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河道管护工作,将大樟溪干流及支流260条河段纳入河湖生态管护平台管理,并利用“永泰县河湖智慧生态管护平台”、巡河APP、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巡查。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吸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黄胸鹀,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鸳鸯、白眉山鹧鸪等频频光临,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