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大樟溪,巍巍戴云山
在永阳大地上
绿水青山塑造气质
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
回首2024年
我县生态与产业融合更加深入
推动了“绿水青山”从生态资源
向生态资产转化
多措并举,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
陈林 摄
冬日的嵩口镇梧埕村,如往年一般迎来了一群“贵客”——中华秋沙鸭,它们被誉为“鸟类活化石”和“鸟中大熊猫”,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它们来永泰越冬已有16个年头,种群数量从2009年的零星偶遇,到2019年记录到7只“成团”,到如今25只的“大家族”,是我县生态持续向好的有力佐证。
野生动物摄影师 陈林:
我们有开展中华秋沙鸭的护飞行动,这里面有护林员,有救援队员,还有当地的老百姓,他们都加入到这个护飞行动里面来。每一年大概要四个月左右,在大樟溪守护着他们,禁止人为的一些干扰和破坏,使得中华秋沙鸭有一个很好的越冬环境。
为了有效促进县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我县共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11个。同时,我县不断提升河道管护工作,通过“数字化+物业化”模式,将大樟溪干流及支流260条河段纳入河湖生态管护平台管理,并利用“永泰县河湖智慧生态管护平台”、巡河APP、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巡查。
县水利局党组成员 谢金光:
县生态环境监测站每个月对全县的小流域监测2期水质,县河长办利用无人机航拍、冲锋舟定点勘察和河管员徒步巡查等方式,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樟溪干支流进行全方位巡查。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河,用图片和视频记录河道实时情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全力保护大樟溪的水环境质量。
过去一年,永泰厚植生态底色,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坚持护绿、扩绿,新增造林绿化2.4万亩,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改造松林2.2万亩,让生态底线更加牢固。不遗余力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全县禁猎、开展重点物种监测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启动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一系列有利举措,让我县生物多样性的“家底”越来越厚。
除了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阳彩臂金龟、穿山甲、白颈长尾雉、领角鸮……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永泰栖息或被发现。据统计,当前,永泰县物种共有3600多种,其中,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25种。这是永泰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司法护航,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油茶树是一种经济林木,也是我县重要的生态产业之一。为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2024年8月23日,福州、永泰两级法院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同安镇西安村设立全省首个“山茶油司法服务保障示范基地”,并聘任五位全国、省、市、县、镇五级人大代表为“生态司法保护特约监督员”,通过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履职的方式,切实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油茶产业司法服务网。
永泰县法院大洋法庭庭长 杨洁:五级人大代表作为生态司法的特约监督员,将为法院的生态司法保护工作、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助力生态环境的质量提升,生态产业的优化发展,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成统一。

而在此之前,我县还创建了联动性实践平台,由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永泰县人民政府、永泰县人民法院联合打造全市首个司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基地,签署共建协议,加强生态修复、产业优化、金融授信等合作。
同时,我县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过去一年,依法审结涉生态案件8件,责令被告人“补种复绿”42.52亩,认购5.46万元“福碳”林业碳汇产品,赔偿受损林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2024年4月,生态庭获评全省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先进集体。
一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古树名木、古村落古庄寨、古茶树、水资源等生态司法保护工作,优化升级生态司法保护品牌,打造生态司法保护的“永泰样本”。如今,一个绿树掩映、村寨相衬、山水融合、茶香四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立体保护体系正逐步展现在大众眼前。
点绿成金,推动生态产业向新而行
孟夏永泰,万木吐翠。在丹云乡赤岸村福建天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基地里,村民们一大早就在林间忙活着给三叶青浇水,蓊郁苍翠的山林里,栽种的中草药焕发着勃勃生机。
三叶青是珍贵的林下药材,具有较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全株均可入药。永泰丹云平均海拔约600米,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到71.9%,是中草药种植的一方沃土。目前,福建天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在丹云乡流转了大片山林、荒地用于中草药种植,其中,三叶青种植面积已达到4500亩左右。在公司负责人彭敏看来,林下种植三叶青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福建天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敏:
一是利用经济林天然遮阴的优势,不需额外搭设遮阳系统;二是三叶青能够与杂草相伴相生,杂草起到夏遮阴、冬遮霜的作用,避免因除草造成污染;三是林下容器控根种植模式不会破坏原林木的地表根系环境,且能促进三叶青块根的形成。
除了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之外,公司还结合大赤岸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将赤岸村旧影剧院进行修缮改造,打造了集展览展示、制作体验、接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草药文化研学中心,吸引不少研学团体、疗养机构到此旅游、学习参观,在识百草、闻药香、品药膳中,多方位感受中草药文化的魅力。
通过利用林下土地资源种植适宜的中药材、规划建设民宿及展厅等休闲旅游区,赤岸村形成了林上有收益、林间有景观、林下有经济的立体化产业经营模式。
而永泰点绿成金的实践,不仅仅是赤岸。同安镇以茶为媒探索“茶旅”融合路径;清凉镇青云泉矿泉水厂将生态“好水”变为经济“活水”;嵩口镇大喜村立足生态做实做强“观鸟经济”……一年来,永泰依托“绿色家底”,锚定现代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环境友好型工业三个主攻方向,持续挖掘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让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2024年,我县入选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县、福建省林下经济重点县。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国家保持长期稳定和富强的基础。我县的绿水青山,正成为富民惠民的闪耀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