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至10日,晋安湖公园青鸾广场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在此盛大举行。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来自海峡两岸的民众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民俗文化的魅力海洋中。永泰县精心选送的檀家拳、山葡萄藤编、盖洋红曲酒、永泰李干、山茶油熏鸭、葱饼等特色非遗项目惊艳亮相,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独特而亮丽的色彩。
在第八批福州市非遗项目授牌仪式上,2024年入选的安海拳、盖洋红曲酒酿造技艺、福州方言谜语的保护单位相关人员上台领牌。
檀家拳作为永泰优秀的武术瑰宝,是永泰县武术协会重点挖掘保护的拳种之一,2020年成功被列入第六批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朝,檀氏入闽始祖檀满德被明朝皇帝敕封为“指挥使威武大将军”,一身绝学。檀家拳由第四世祖檀兴祖创立,他融合明朝军队拳术器械套路与民间武术精华,打造出这一独特拳种。历经五百多年岁月洗礼,檀家拳在永泰县同安镇文藻境扎根生长,成为当地武术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活动期间,檀家拳传人登上舞台,一招一式尽显刚柔并济之美,多变的招式令人目不暇接。现场观众被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凭借出色的表现,檀家拳在此次文化节展演中一举斩获“最具活力奖”与“最具人气奖”两项殊荣。
同样备受瞩目的还有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作为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源于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并逐渐向外传播。制作过程极为考究,需选用10年以上野山葡萄藤,历经砍藤、煮藤,以及“过剑门”定宽度、“过宽刀”定厚薄等十几道精细工序。匠人们凭借精湛技艺,运用绳编、松叶编等多种技法,将藤条编织成实用又美观的筐、篮、包等用品。现场观众对精美的藤编作品赞叹不已,纷纷驻足欣赏,询问编织技巧,亲身体验这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拿起一根藤条,在匠人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尝试编织,脸上洋溢着对未知技艺探索的喜悦。
此外,色泽艳丽的盖洋红曲酒、酸甜可口的永泰李干、香而不腻的山茶油熏鸭、外酥里嫩的葱饼也都备受游客青睐。大家一边品尝,一边交流,对永泰的美食赞不绝口。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文化的展示,更是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桥梁,为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永泰非遗项目在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上的精彩呈现,让更多人了解到永泰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为两岸文化交流续写了一段美好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