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关于引进投资建议<礼仪文化产业园>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戴云山脉东麓闽中丘陵地带,文化上,隋唐乃至明清,随着汉人大批入闽,中原地区儒家文化成为区域内主导文化,且在闭塞的自然地理条件保留了儒家早期许多具有生命力的因素,迁徙定居于异乡并保留着传统儒家宗族礼法的家族具有极强向心力。
由于地处偏僻、环境艰险,官府统治管理能力有限,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永泰县境内山匪、流寇频繁出没,及至清代邑寇、邻匪也持续不断。永泰县境内的乡绅富户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发展出了防御与居住并举的永泰“庄寨”建筑,是宗族“家文化”为核心精神的凝聚力实体。
可容纳数百人的庄寨是宗族团结的象征。我县域范围内有多处代表性庄寨建筑群的建造主题及历史成因充分反映“慈孝·友恭·恩爱”的家族文化,以及家族兴业上的外向型多元进取精神。家族文化不仅是庄寨建设的文化灵魂,也是永泰地区传统村落的精神核心。家族文化与宗族的凝聚力,在现今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先后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国首家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心、乡建联盟、永泰县历史文化研究学会和永泰县庄寨复兴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古厝保护与发展项目指挥部,完善组织架构,深入推进永泰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二)健全政策法规
先后出台《农村民房使用权流转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永泰县传统建筑修缮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永泰县民宿管理指导意见》《永泰县民宿等级评定实施方案》《永泰县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永泰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庄寨维修导则》《庄寨营造则例》《庄寨综合群研究报告》等,以系统性的保护修缮导则,成为政府引导、监督村民与当地工匠自主修缮的典范,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三)引进高校智库
2018年以来,先后有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和1个机构,在永泰庄寨设立10个实践(研究)基地;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院主任宋怡明教授和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在大洋镇昇平庄相继设立了工作室。嵩口古镇先后被列为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乡村创客示范基地、创业创新示范中心等。通过建立“校地合作”多边平台,切实将庄寨打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学生教学实践以及永泰旅游品牌宣传推介、传统文化挖掘传承的平台阵地,为永泰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结合本年度传统村落连片示范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省级试点工作,强化永泰庄寨县域品牌,针对县域范围内传统村落的核心资源庄寨,发挥县域资源统筹管理的综合能力,逐步落实庄寨实体保护利用,创建虚拟数字博物馆,加强高校等专业合作提升庄寨的学术价值,结合新媒体多渠道全方面的宣传推广等提高庄寨的社会影响力,全面打造“永泰庄寨”这一县域的特色品牌、文化IP。以一种建筑形态及其文化内涵打造县域品牌,整合、连动具有“庄寨+”特色的永泰县传统村落,这样的探索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践中也将有较好的示范性。
(一)研究适用技术
基于对庄寨传统建造技艺及艺术文化内涵的已有研究,探索符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地域建筑特点的适用技术手段,包括生土及石、木结构优化提升,室内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物理环境改善,与现代设施的有机结合,内外部空间的合理重组等,在保持外观风貌的前提下解决传统建筑适应现代居住和使用方式的问题,传承并发展庄寨建筑文化。
(二)探索利用模式
结合永泰庄寨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体量大的特点,探索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多元化利用模式。在以服务于村民美好生活愿望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传统村落中,对传统建筑加强修缮及保护的同时,植入社区服务、文化展示、经营服务、公益办公等功能,突出社会性和公益性,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乡土历史展示馆、红色文化纪念馆、党群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日间照料站点等,打造一批活态化保护的示范样本,将保护传统村落与激发乡村活力有机结合。在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较好的传统村落中,则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尝试由承租运营方承担传统建筑保护责任,在不影响文物安全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引入参观游览、研学教育、文化体验、创客空间等复合业态,通过运营收益保障持续的保护投入。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陈炜
联 系 人:汪昭容
联系电话:0591-24875369
永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4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