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永泰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5-04-01 09:47 浏览量: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永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自主学习、普法考试等形式,切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抓住“关键少数”。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县委常委会以及县政府常务会,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全县营造良好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全年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干部业务培训、政治轮训、党校学习等集中学法100余场次,提升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根据省市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对依法行政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同时,结合市对县绩效管理依法行政考评指标设置,谋划区分乡镇和部门不同的考评内容,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原则梳理乡镇绩效指标考评体系,制定《2024 年度永泰县乡镇绩效管理工作初步方案》,更好地强化各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按照“五级十五同”标准,推进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实现事项标准化100%全覆盖,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全县1592个事项集中办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发布乡镇级通用办事指南126项、村居(社区)通用办事指南10项。巩固提升“最多跑一趟”改革,县本级1564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650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一窗通办”服务质效提高,1360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综合受理。依托政务服务办结事项回访制度,实现“一事一回访”,专人专线与“差评”及“非常满意”办事人员“一对一”回访交流。 

  三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持续推进我县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根据《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和《福建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有关要求,印发《永泰县司法局 中共永泰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乡镇赋权评估工作的通知》,对赋予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规范乡镇赋权有关工作,提高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承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管理。围绕“有文必报、有报必审、有审必备、有错必纠”的工作方针狠抓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定《永泰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流程》和《永泰县政策性文件统一审查暂行办法》,以“文件+图表”明确审核主体、审核范围、审核期限、审核流程,实现了备案审查的内容全覆盖与流程规范化。

二是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活动。落实主体责任要求,按“谁起草、谁负责、谁清理”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涉民营经济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秩序的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并及时将清理结果对外公布。经清理,排查出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政策性文件3份,已按法定程序予以废止。

三是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机制。2024年统一聘请6个律师团队,向法律顾问“借智”,为全县49个党政机关提供法律服务。2024年各法律顾问团队参加各类会议17次,审查合同、协议等94份。

(四)强化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平台)应用,实现执法人员对平台从敢用到会用,从会用到善用,逐步实现案件100%线上办理。探索推动建立片区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制度,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解决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等问题。2024年各片区累计下沉执法人员50人,完成检查任务4714件,开展联合执法18次,直接减少检查90次。      

  二是加强日常执法监督。以案卷评查作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案卷评查的同时积极发挥案卷评查“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改提质”的作用,促进依法行政,有效防范行政执法风险。2024年共抽查13个单位132件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针对评查发现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改,不断提高案件办理和案卷制作质量,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结合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持续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中的一些不符合公正文明执法要求的行为,重新梳理并公布全县行政执法人员695名。2024年我县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报考人数297人,通过272人,通过率91.6%;乡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报考人数216人,通过206人,通过率95.4%;发放行政执法证211本。

(五)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一是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按照合法、及时、便民的原则,认真审查行政复议案件。2024年度,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4件,受理54件,不予受理17件,逾期未补正3件。受理案件中维持21件,终止8件,驳回复议申请8件,撤销原行政行为2件,责令履行5件,尚未办结10件。其中,召开听证会5场,调查会(含听取意见)17次。

  二是依法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024年,涉及全县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共83件(一审61件+二审19件+再审3件)。其中,涉诉的一审案件61件中,一审审结51件,调解结案19件,调解率37.25%;累计开庭29件,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29件,出庭率100%;败诉11件,败诉率21.57%。其中,驳回诉讼请求14件、驳回原告起诉7件、准予撤回起诉18件、按撤诉处理1件、撤销具体行政行为1件、确认违法6件,责令限期履行2件。

(六)营造法治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突出重点宣传常态化。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动员村(居)法律顾问、“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等普法力量,通过“法律七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工作,持续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0余场次。

  二是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聘任全县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88名,持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三反三防等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2024年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20次。

  三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提档升级。因地制宜找准“小切口”,依托村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梧桐镇西林村法治文化广场、长庆镇南尾村法治公园、实验小学法治宣传栏等实体阵地,推动普法实体阵地广覆盖。大力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打造线上阵地,2024年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普法知识350余篇,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1+23+N”调解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快调中心”品牌调解作用,结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百所千会大调解”专项行动,分级分类推进攻坚化解,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达2400余万元。

  二是创新举办行政复议听证会,打破行政复议书面审理局限,搭建面对面沟通平台,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2024年共举办听证会5场。创新发布行政复议案件指引,梳理汇总解读各类行政复议案件中存在的行政执法共性问题,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2024年共办理行政复议74件,办理及指导行政应诉82件。

  三是出台《永泰县信访维稳工作联席会商规程(试行)》,建立7家常驻单位+N个参加单位的“7+N”会商制度。2024年,召开县级会商研判会3场次,推动世贸青云小镇等多个房地产领域涉稳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全县信访总量比降46.8%,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达100%。

(八)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一是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3000余名,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06户,统筹协调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司法行政干部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村居法律顾问100%全覆盖,着力推进“1+N”工作模式,将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的优势相结合,打造群众身边的“明白人”,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阵地作用发挥良好。持续提供平台热线、网络、实体三合一“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实行12348首席律师值班制,安排法援志愿者律师在工作日轮流值班。发挥2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法律服务联络点作用,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24年实体平台接待群众咨询800人次,热线平台接通来电4939人次,网络平台处理留言32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6件。 

  三是持续推动公证工作,通过线上联动、线下核实,降低当事人的材料提交难度。通过“上门办证”、开辟“绿色通道”、举办免费遗嘱公证公益活动、“局长进窗口走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政务服务质效。2024年共办理各类公证835件,“上门办证”服务10人次。 

(九)构建高质量法制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跨域通办”改革。打通行政审批层级,实现80个事项市、县两级“全城通办”。涉及市场主体登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食品药品药械等118项审批事项,与闽清、罗源互相授权,实现“跨县通办”。 

  二是提高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效率。持续深化信息交互、流程梳理、靠前服务,对重点项目前期审批进行全过程跟踪、全流程服务、全方位协调,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2024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受理办结审批节点576个,实现西鸽酒业项目、梅百华项目“多证同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三是提升依法治企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在适用《清单》同时,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告知承诺等措施,督促市场主体加强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走访企业40余家、一线职工150余人,充分了解企业法律方面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县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破解法治建设难题的方法举措不够多;二是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还需加强,基层执法资源配置仍需优化。

三、2025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思路

  (一)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将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各环节,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有效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定期评估清理制度,全面强化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备案、清理等环节的管理力度,严格做好备案审查。加强审查人员的能力培养,强化政府人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能力。探索建立“起草单位+法律顾问+审查部门”三方联动、全链条合作机制,加强对政府法律顾问的管理工作。强化与县直单位的协同配合,有效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中的参谋作用。 

  (三)全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推广运用“闽执法”平台,提升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信息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加强县乡两级、片区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法治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为规范执法打好基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接受群众监督,推进全县执法单位全覆盖。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全县行政执法办案水平。 

  (四)多举措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使用执法文书,如告知书、勘验、询问笔录、送达回证等记录程序的书面材料,使行政行为制度化、程序化,最大限度避免因程序问题而影响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加强行政争议调解力度。针对行政强制案件频发的特点,在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基础上,强化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利用府院联席会议、诉源治理中心、行政复议调解中心等平台开展实质性化解工作,加强与诉讼、复议各方的解释沟通,提高行政争议化解效率。 

    

    

                             永泰县人民政府  

                             202541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