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教育基本情况
来源:永泰县教育局 时间:2023-01-13 16:57 浏览量:

  近年来,永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福建工作期间14次来樟调研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为永泰一中百年校庆致贺信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强化教育保障,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建设教育强县,建立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更加多元的教育服务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023年秋季,永泰县共有各类全日制学校119所,在校生43771人。其中,幼儿园56所(含民办园及附设班),在校生6569人;小学38所(含教学点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20167人;初中18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9813人;普通高中5所(含民办校),在校生4695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41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8人。全县共有教职工3654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2110人。全县校园占地面积1170237.2平方米,建筑面积618893.61平方米。全县有省一级达标高中1所(永泰一中),省二级达标高中3所(永泰二中、永泰三中、城关中学),省级重点中等职业中专学校1所(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实验幼儿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东门幼儿园、城关幼儿园)。 

  永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从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的第一名进士张沃,到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最后一名进士陈景韶,全县文武进士共291名。南宋时期,永泰更是出现空前的人文教育盛况。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至乾道八年(1172年)的七年间,永泰出现七年蝉联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的人才盛世。此外,“父子六进士,五子同朝”的张肩孟、冒死四劾秦桧的黄龟年、首开爱国词风的张元干等都是永泰籍的历史文化名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永泰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永泰教育事业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87年12月,初等义务教育必备办学条件之一的“一无二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经市人民政府验收合格;1997年永泰县“两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1999年被省政府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并顺利通过省、市政府的五轮跟踪督查;2003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县”称号;2007年分别以良好、优秀的等级通过省、市“对县督导”评估验收;2009年永泰县“双高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的评估验收;2012年以三类县优秀等级的成绩顺利通过“对县督导”省、市级联合评估验收和县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2015年永泰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评估认定;2020年教育“两项督导”省级评估,以良好等级通过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以优秀等级通过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2020年县教师进修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标准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202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福建省2020年度学生资助宣传与育人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从乡土地理到研学实践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五讲四美三热爱”研学旅行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两个研究项目分别荣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2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综合高中(普职融通班试点)项目被确定为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2022年《助力乡村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闽师模式”探索与实践》《巧手编织未来:劳动教育视域下幼儿园编织课程十年探索与实践》两个研究项目分别荣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22年成为福州市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首个帮扶提升试点县;2022年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被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授予“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基地”;2022年永泰县教育局被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授予“乡村教育振兴协同研究基地”;2023年永泰县成为福州市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首个区域性整体提升帮扶试点,采取“1+1”或“1+N”方式,由市属36所学校对口帮扶永泰47所中小学。 

  砥砺奋进新征程,戮力前行创辉煌。永泰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懈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